【豐子愷.護生畫集】 長歌當哭
文/林少雯身在樊籠,心在林谷,
望斷家山,長歌當哭。
──學童詩,虞愚書
一隻小鳥被當成寵物,關在籠子裡,主人勤於餵食,時相關愛;小主人亦對小鳥兒寵愛有加,沒事時就來看看小鳥,跟小鳥打打招呼,逗牠玩兒。
一早,一晚,主人家的小姐弟們,最愛跑到籠子前,只為了聽聽那美妙的嬌啼聲;小鳥唱歌,聲音抑揚頓挫,非常動聽。
一天過了又一天,一月過了又一月,一年過了又一年,小鳥兒每天都為這家人唱歌。歌聲依然如此抑揚頓挫,依然如此美妙動聽。這家的大人小孩,天天享受著小鳥歌聲帶給他們的愉悅;全家人對小鳥也更寵愛,把牠當家人一樣看待。
享受著主人的愛,小鳥沒有怨言地為他們歌唱!
小鳥真的沒有怨言嗎?
小鳥真的在唱歌嗎?
小鳥不會講話,牠的心思沒有人知道。
主人家既然待小鳥如同家人,為何還將牠關在牢籠裡?有人如此對待家人的嗎?
這幅〈長歌當哭〉的護生畫,是一幅讓人陷入沉思的畫作。
小鳥,是森林中的美麗精靈。牠們豔麗的羽色,活潑的身影,美妙的歌聲,展翅飛翔的美姿,總是令人驚豔。
在人的世界裡,人們衡量鳥類的價值,是物化的,愈是珍稀的鳥類,愈是名貴,在寵物店裡販賣時,愈能賣得好價錢。
以人的價值觀來看,人們養寵物以怡情,讓精神得到滿足。早晨提著鳥籠到公園裡,掀開蓋住籠子的黑布,讓鳥引吭高歌。一來在愛鳥的朋友間炫耀,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怡情養性加分。
但是,試想,如果你是一隻鳥,你樂意被人這樣愚弄嗎?你願意屈就一個小小的牢籠,讓自己失去自由嗎?
以鳥的世界來看,那玲瓏的活潑身影,在牢籠中展不開翅膀,只能用雙腳東跳跳西跳跳;每一次跳躍,就是一次悲傷,也是無盡的折磨和傷害。小鳥那哀傷的心,早已飛離牢籠,飛向那茂密的森林和溪壑山谷間。
翱翔森林和溪壑,對被關在牢籠中的小精靈,只是午夜夢迴時的想望而已。當美夢醒來,小鳥可能用顫抖的雙腳緊緊抓住籠身的鐵條,望穿秋水望斷鄉關,也望不到從前棲息的山林故鄉,這時候,只能以哀傷的長鳴,來代替痛哭。
在籠子前的這兩位小朋友,能聽得懂小鳥的心聲嗎?可能還興高采烈的告訴父母兄姐,說籠子裡的小鳥又在唱好聽的歌,你們快來聽啊!
但那歌聲其實是小鳥的哭聲啊!有幾人能懂!小鳥失去自由,不能在藍天中翱翔,牠哭!小鳥被關在籠子裡,心卻想念著山林深谷,牠哭!小鳥在籠中天天想家,想兄弟姐妹,想朋友,望斷家鄉,牠哭!人們卻把牠的哭聲當成歌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