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新冠患者 易染肺炎鏈球菌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秋冬流感季到來,加上新冠疫情尚未緩解,該如何超前部署、全面提升防護力?專家指出,研究發現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比例,較一般人高出約三到九倍,且九成以上病患感染新冠病毒易發生合併細菌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容易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增加臨床治療困難度,疫情期間,應持續加強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接種。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訂於十月五日開打,疾管署已準備六百多萬劑;為避免國人因罹患流感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衛福部逐年擴大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盼能提升疫苗接種率,近三年六十五歲以上流感疫苗接種率約落在四成四至五成之間,五十歲至六十四歲成人流感疫苗接種率則落在一成八至兩成之間。
然而,反觀肺炎鏈球菌疫苗,多數民眾對於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積極性低,保護力相對無法提升。黃信彰提醒,接下來進入秋冬流感季,除了接種流感疫苗,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應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主動提升保護力。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根據中國大陸最新臨床研究發現,高達九成以上病患,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合併感染,肺炎鏈球菌是主要病原菌之一,研究中提到,新冠病毒患者要預防或阻擋細菌感染。研究也發現,十五到四十四歲以及四十五到六十四歲,兩大年齡區間「合併感染」肺炎鏈球菌的發生率比較高。
黃立民說,成年人一般帶菌率很少超過百分之五,但在新冠病毒患者中,肺炎鏈球菌的帶菌率被放大了,顯示細菌跟新冠病毒間有「互助」。面對流感與新冠病毒的雙重夾擊,他強調,在等待新冠疫苗問世的同時,應維持疫情嚴格管控,及時接種疫苗,提升個人與社區的保護力,減低疫情期間醫療系統的負擔。
感謝您的支持,您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