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歷史】大宋將門之種家將
有宋一代,能夠與折家將齊名的是種家將。小說《水滸傳》提到的「老種經略相公」其實就是種家將。種家將籍貫洛陽,崛起於北宋中後期,因抵禦西夏及女真的侵略而成名;種家將代代相傳,宋朝時人們稱他們為「山西名將」。種家將起自種世衡,他是宋初大儒種放的侄子,因為種放終身未娶,種世衡得以恩蔭(因祖先功勛而補官)為官。
種世衡足智多謀,多次出奇兵擊敗西夏人,他還巧施離間計,使西夏國主李元昊與名將野利遇乞、野利旺榮兄弟反目成仇,最終不費一兵一卒,除掉了勁敵野利家族。
種世衡有八個兒子,這是第二代種家將,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種諤與種誼。《水滸傳》中提到的「老種經略相公」就是種諤,他曾以計迫降西夏名將嵬名山,後又在無定川大敗西夏八萬大軍,取得了一場大捷,種家軍由此名震四方。種誼用兵謹慎,從不打無把握之戰,往往他一出兵,西夏軍隊皆望風而逃,時有「得種誼,勝精兵二十萬」的美譽。
第三代種家將中,名氣最大的種師道,也就是《水滸傳》提到的「小種經略相公」。他堪稱文武全才,少時隨大儒張載求學,做過推官、通判等文官,後來得罪了奸臣蔡京,被迫轉入軍界。有宋一代重文輕武,所以武將的地位都不高,他又因為得罪當朝權臣而屢次遭貶。靖康之難,宋欽宗捶胸頓足嘆道:「不用種師道言,以致如此!」不久,種師道憂憤而死。
靖康之難中,種家將中的種師閔、種師中先後殉國,而種家將也離開了世代鎮守的西北地區;從此,種家再也沒有出過名將。而種家將的赫赫威名,也被掩埋於歷史的長河中。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