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 牙醫點出4大關鍵
【本報台北訊】明明都有飯後刷牙漱口,為什麼還是蛀牙?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原因就在於「步驟錯了」。用牙膏刷牙後會用清水漱口嗎?牙醫師表示,不管是孩童或成人,用含氟牙膏刷完牙後,吐掉泡泡即可,不必潄口,否則口腔中含氟量降低,不利防蛀。要達防蛀效果,牙膏含氟濃度需逾1000 ppm,濃度不夠,也恐白做工。牙醫:長第一顆牙就要刷牙
牙膏主要的成分為「氟」,很多家長擔心嬰幼兒會吞下肚而不敢使用牙膏。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王敏靜說,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嬰兒長只要長出第一顆牙,就要開始用含氟牙膏刷牙。
她表示,3歲前口腔菌叢生態就大勢底定,一旦壞菌成為口腔中霸主,菌叢生態難再改變;3歲前就有齲齒(蛀牙)的兒童,終生齲齒風險都較高。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921/598166-092122.JPG
圖/freepik、unsplash
檢查你的牙膏氟濃度有無1000 ppm以上
刷牙不只要用含氟牙膏,氟的濃度更關鍵。國際兒童牙醫學會推薦,含氟濃度至少要1000 ppm(百萬分之一)以上,否則防蛀效果不顯著。王敏靜說,市面上兒童牙膏有不少未達此濃度,家長選購時應特別留意氟濃度標示,是否有1000 ppm字樣。
氟的安全性有多高?她以體重約5、6公斤的6個月嬰兒為例,一天吃掉一條大人用牙膏,才會覺胃腸不適,所以即使不會潄口,家長只要在刷完牙後,把多餘牙膏擦掉即可,不必擔心吞下肚。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921/598166-092124.JPG
圖/freepik、unsplash
刷完牙直接漱口防蛀不佳
王敏靜說,3歲以下嬰幼兒每次牙膏用量約「米粒大小」,3歲以上可加量至「豌豆大小」,一天刷兩次,每次至少兩分鐘,潔牙後不潄口,可增加防蛀效果。
如果小朋友不喜歡牙膏辣辣的薄荷味,坊間也有水果、淡牛奶等口味可選擇,醫師表示,只要氟濃度達標,可以挑選孩子喜歡的口味。
定期洗牙檢查追蹤
「牙膏可以像晚安面膜,敷在牙齒上愈久愈好,作用時間才夠久。」她提醒,一歲前每半年就應到牙科門診看一次牙,較容易蛀牙的孩子,應縮短為每3個月一次,另外,孩子牙齒好壞還常決定於照顧者,女性準備懷孕前,應先補完蛀牙並控制好牙周病,以免口腔細菌進入胎盤。至於多久該追蹤一次,則交由牙醫師判斷。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921/598166-092123.JPG
圖/freepik、unsplash
謝謝您的支持,真的非常感激!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