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惜】 唐詩中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三載(西元七四四年)至天寶四載間,李白和杜甫相遇並同遊,他們成為好朋友,一個浪漫一個寫實,互補成為生命中的正面影嚮。這段期間,他們還互相贈詩給對方,友誼深厚。杜甫在給李白的詩中寫:「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是在認真的做學術和思想的交流。他跟李白的許多見解並不一樣,李白自比為謝脁,杜甫卻認為他更像庾信和鮑照,杜甫對李白的認識比李白自己更深刻。
李白對孟浩然也很崇拜,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李白寫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相贈,可見李白對孟浩然也是有著深厚的友誼啊!
孟浩然對張九齡,又像李白對孟浩然的尊重,因為孟浩然寫「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送給張九齡,可見他們也是有交情啊。
白居易和元稹,更是相知相惜到比跟妻子的感情更好。元稹和白居易常互相贈詩,感情好到妻女都知道。元稹曾有詩:「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如何。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元稹在還沒看信時,眼淚就掉下來了,家人以為發生什麼大事了;後來知道是看到信才哭,就猜想是白居易的來信,只有白居易能讓元稹這樣情緒激動。
王維和孟浩然也是有友誼的,只是因為王維的官更高,所以孟浩然對他就更加敬重了。
王維也有大量的詩贈與裴迪,他們住的近,又一起隱居,彼此性情又相近,一高興就詩性大起,寫起很多的詩了,流傳後世的也多,讓我們都受惠呢。
感覺不錯喔~謝謝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