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泰國潑水節
每年國曆四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不僅是傣族曆法的新年,也是旱季結束、雨季來臨的標誌。泰國人稱潑水節為「宋干」(Songkran),源於梵文,是「時來運轉」的意思。
在潑水節的第一天上午,身著豔麗盛裝的泰國人要相互祝福:新年好運。然後,堆沙造塔、浴佛聽經,彼此有好感的男女互相撩水示好。正午時分,民眾帶著各色的潑水器皿,來到街邊路口,相互潑灑清水,以示祝福,繼而演化成滿街皆「溼人」的潑水大戰。
像清邁這樣的旅遊城市,在潑水節期間會將清邁老城的環城路封閉起來,讓人們駕駛著敞篷皮卡,載著成桶成桶的水,帶上水槍、水舀子等潑水工具,或者騎著摩托背著長短水槍和水囊,搞出個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的環城打水仗來!
如果水潑沒了,還可就近到護城河裡去舀。有的人,尤其是半大的孩子嫌潑在自己身上的水少,舀著舀著索性就跳到河裡戲水,玩夠了就爬上岸來,繼續加入人頭攢動的潑水大軍。
清邁的塔佩門廣場,用水泵和水管搭起來龐大的水陣,不定時噴發出的水柱瀑布,從四面八方沖了出來,置身其中的人被水柱沖激的人手舞足蹈,高聲尖叫。
其實,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的相互潑水,是源於為佛像沐浴的習俗,兼有祈雨的意味,是彼此祝福新年快樂的方式。規矩的作法是,將清水從人的肩背處慢慢地倒下去。
曼谷這樣的大都會,雖然在考山路等背包客的聚集區也有水陣狂歡,但比起清邁塔佩門的遜色了許多。
在曼谷,熱衷於潑水的多是年青人和孩子。他們一般都聚集的街道路口便利店門前,從便利店裡拉出根水管來,用自己準備好的水桶、塑膠盆、水舀子等工具,彼此潑水嬉戲,雖然他們也會襲擊行色匆匆的路人,但一般都會先用假潑水的方式示意一下,讓路人做好準備,然後,才玩真的。
泰國潑水節期間,最有意思的是小孩子,如果家裡大人不帶他們去熱鬧的地方玩,他們會在自家門前潑水。潑著潑著感到不過癮,就把儲水的桶盆當成了浴缸,跳進去自娛自樂地玩起來,自己潑自己。
跟我們「年味」愈來愈淡的春節的遭遇類似,泰國潑水節也是祈福求雨的成分愈來愈少,「娛樂」的元素愈來愈多,明顯發展成全民打水仗的狂歡節。
感謝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