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世界文明系列:福州 (5-4)閩江婦女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1427756_1012117.jpg兩位僑居上海的閩籍女樂師合影,左邊這位抱著三弦,右邊這位抱著琵琶,茶几下層還擺著大鼓和竹板。有趣的是,雖然兩名女樂師穿著女士的長襖,但卻戴著男式的帽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1427756_1012118.jpg八名福州女性的合影,難得的是每個人的髮型都不一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1427756_1012119.jpg三位女士並排而坐,她們的衣服上都有精美的傳統圖案,而且左邊兩位的上衣都是同樣的款式;她們每人拿著一把摺扇,最左邊的女士拿著的是一把孔雀翎毛摺扇,比較少見。她們的腳前都擺著花,其中有兩盆是馬蹄蓮,有趣的是,這種花原產自非洲東北部及南部,不知何時引入中國。圖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11.JPG這兩位女性是雙胞胎,她們梳著 一樣的髮型,戴著一樣的髮飾,穿 著一樣的上衣和裙子,戴著一樣的 首飾,穿著一樣的鞋,拿著同樣的 紙卷。而這紙卷,繫著絲帶,可能 是她們從某教會學校畢業的證書, 後面懸著的條幅上繡著「時刻順天 」四個字。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12.JPG兩名女童的合影,右邊的女童坐在 椅子上甚至腳都沒法觸地。她們年紀 雖小卻都拿著一把摺扇,而且摺扇上 都畫著蘭石圖。有趣的是她們的衣服 和褲子,所用布料的材質和花紋說明 這是進口的洋布,不是中國傳統的絲 綢,可見洋布在當時中國市場的占有 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14.JPG六位女士在室外的合影,後面放了屏風,草地上鋪了地毯,周圍擺放了各種花盆。其中架高的兩盆是茉莉,一盆已經盛放,一盆則含苞待放,暗香浮動,和女性肖像很搭配。看得見的這四把摺扇上都有繪畫,其中三幅是蝴蝶和鮮花 ,還有一幅是仕女圖。每位女士都戴著同樣款式的珠花,也許說明她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06.JPG頭上插三把刀劍狀的長簪是福州 城郊婦女的特有裝扮。據考證,這 是晉代女性「五兵佩」的遺存,只 是簡化了而已,通常是白銀或白銅 打制,長八寸,又稱「三條簪」。 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這樣的長簪 也可以作為婦女保護自己的武器。 1930年,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聲濤 稱「三條簪」是「蠻俗」,「有傷 風化」,要求警察局下令嚴禁,並 強行制止,從此「三條簪」的裝扮 便逐漸消失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13.JPG在宋代時就有福建商人通過海上進 入上海,並以上海為基地從事商業活 動,甚至在上海鎮東北修建了供奉媽 祖的順濟廟,來滬的閩人也聚居在其 周圍。明代嘉靖年間,上海為防倭寇 而修築城牆,順濟廟因正好處在城牆 位置而被遷移,而閩人未遷,那一帶 即後來的小東門。後來上海成立江南 製造局,從福建船政調來很多閩籍的 畢業生,擴大了在滬閩人的數量。這 張照片即一位在上海生活的福建女子 的坐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05.JPG福建歷來是茶葉的主要產地,特別是紅茶和烏龍茶,這 兩種茶在加工過程中都要經過嚴格的揀選,在過去常常由 女性完成這項工作。照片中的五位女子坐在板凳上,每人 面前放著一個大笸籮,待揀的茶就放在裡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15.JPG一群女性教民的合影。鴉片戰爭後基督教進入中國, 所發展起來的教民團體中,女性占了很大比重,這是因 為女性的社會地位一直很低,但是根據基督教的精神, 無論男女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使女性也有受教育 的權利。福建女性向來以堅韌勤勞著稱,從照片中這些 成年人的眼神中,能讀到被信仰喚起的自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03.JPG坐在後面的兩名女子,無論髮型 、髮飾,還是穿的衣褲都一樣,前 面坐著的女童髮型很有意思:頭髮 編成辮子後盤在頭側,裝飾了珠花 ,最後留下一縷頭髮塗滿髮油,向 上彎折,好似一個茶壺把手,十分 俏皮可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0814/594450-76495-02.JPG福州城郊女性三條簪髮飾通常是刀 或劍的樣子,不過照片這位福州婦女 的三條簪卻變形為更具實用性的工具 :一個刮板(或刀)、一把鑷子和一 個小勺子。清末時期,在中國北方, 婦女曾流行在胸前的扣子上掛銀質的 鑷子、挖耳勺、尖針組成的配飾,在 福建則轉化為頭飾。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兩位僑居上海的閩籍女樂師合影,左邊這位抱著三弦,右邊這位抱著琵琶,茶几下層還擺著大鼓和竹板。有趣的是,雖然兩名女樂師穿著女士的長襖,但卻戴著男式的帽子。
八名福州女性的合影,難得的是每個人的髮型都不一樣。
三位女士並排而坐,她們的衣服上都有精美的傳統圖案,而且左邊兩位的上衣都是同樣的款式;她們每人拿著一把摺扇,最左邊的女士拿著的是一把孔雀翎毛摺扇,比較少見。她們的腳前都擺著花,其中有兩盆是馬蹄蓮,有趣的是,這種花原產自非洲東北部及南部,不知何時引入中國。
福州開埠既早,很早就有外國人帶著照相機前來。從1860年代起,就不斷有外國攝影師來到福州拍攝各處的美景、風俗民情、工商業概貌、受西方文化影響產生的各種新事物,以及本地形形色色的居民。
這其中有許多照片都記錄了福州的女性在某一時期的普遍面貌,從清末到民國初年這半個世紀裡,照片裡那些女性身上最顯著的特質一直在變化著。
在早期的攝影師眼裡,揀茶女工大概是福州這個茶港最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們整潔的服飾、勞作的身姿,以及尖尖的小腳都是經典的中國元素。
同樣引人矚目的還有來自各階層的女性所展示的服裝和髮式,這兩項在中國各地多有不同,因而也是當時攝影師們經常拍攝的內容。
稍晚一些的照片裡,近代化的影響漸漸顯露出來,年輕一些的女性穿上了印花洋布縫製的衣裙,許多人已經放足,一些女孩顯然已經上了學堂。到1910年代,在福州城裡一些風氣更開明的地方,已經能看到早期職業女性的身影了。
這兩位女性是雙胞胎,她們梳著一樣的髮型,戴著一樣的髮飾,穿著一樣的上衣和裙子,戴著一樣的首飾,穿著一樣的鞋,拿著同樣的紙卷。而這紙卷,繫著絲帶,可能是她們從某教會學校畢業的證書,後面懸著的條幅上繡著「時刻順天」四個字。
兩名女童的合影,右邊的女童坐在椅子上甚至腳都沒法觸地。她們年紀雖小卻都拿著一把摺扇,而且摺扇上都畫著蘭石圖。有趣的是她們的衣服和褲子,所用布料的材質和花紋說明這是進口的洋布,不是中國傳統的絲綢,可見洋布在當時中國市場的占有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
頭上插三把刀劍狀的長簪是福州城郊婦女的特有裝扮。據考證,這是晉代女性「五兵佩」的遺存,只是簡化了而已,通常是白銀或白銅打制,長八寸,又稱「三條簪」。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這樣的長簪也可以作為婦女保護自己的武器。1930年,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聲濤稱「三條簪」是「蠻俗」,「有傷風化」,要求警察局下令嚴禁,並強行制止,從此「三條簪」的裝扮便逐漸消失了。
在宋代時就有福建商人通過海上進入上海,並以上海為基地從事商業活動,甚至在上海鎮東北修建了供奉媽祖的順濟廟,來滬的閩人也聚居在其周圍。明代嘉靖年間,上海為防倭寇而修築城牆,順濟廟因正好處在城牆位置而被遷移,而閩人未遷,那一帶即後來的小東門。後來上海成立江南製造局,從福建船政調來很多閩籍的畢業生,擴大了在滬閩人的數量。這張照片即一位在上海生活的福建女子的坐像。
六位女士在室外的合影,後面放了屏風,草地上鋪了地毯,周圍擺放了各種花盆。其中架高的兩盆是茉莉,一盆已經盛放,一盆則含苞待放,暗香浮動,和女性肖像很搭配。看得見的這四把摺扇上都有繪畫,其中三幅是蝴蝶和鮮花,還有一幅是仕女圖。每位女士都戴著同樣款式的珠花,也許說明她們的關係非常親密。
福建歷來是茶葉的主要產地,特別是紅茶和烏龍茶,這兩種茶在加工過程中都要經過嚴格的揀選,在過去常常由女性完成這項工作。照片中的五位女子坐在板凳上,每人面前放著一個大笸籮,待揀的茶就放在裡面。
一群女性教民的合影。鴉片戰爭後基督教進入中國,所發展起來的教民團體中,女性占了很大比重,這是因為女性的社會地位一直很低,但是根據基督教的精神,無論男女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使女性也有受教育的權利。福建女性向來以堅韌勤勞著稱,從照片中這些成年人的眼神中,能讀到被信仰喚起的自信。
坐在後面的兩名女子,無論髮型、髮飾,還是穿的衣褲都一樣,前面坐著的女童髮型很有意思:頭髮編成辮子後盤在頭側,裝飾了珠花,最後留下一縷頭髮塗滿髮油,向上彎折,好似一個茶壺把手,十分俏皮可愛。
福州城郊女性三條簪髮飾通常是刀或劍的樣子,不過照片這位福州婦女的三條簪卻變形為更具實用性的工具:一個刮板(或刀)、一把鑷子和一個小勺子。清末時期,在中國北方,婦女曾流行在胸前的扣子上掛銀質的鑷子、挖耳勺、尖針組成的配飾,在福建則轉化為頭飾。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