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辛酉政變鬥肅順
文/余遠炫西元1861年,清文宗咸豐十一年辛酉年,飽受內憂外患衝擊,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縱情聲色的咸豐皇帝終於在這一年的七月病倒。臨終前他立了年僅六歲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並把國家大事交託給包括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與焦佑瀛等八個大臣。
但為了防止贊襄一切政務的大臣弄權,他把隨身攜帶的「御賞」與「同道堂」兩方印章,給了皇后鈕祜祿氏與兒子載淳,皇帝所下的諭旨要三方用印才能生效,但因皇帝年幼,印章就由生母葉赫那拉氏代管。
咸豐去世後,皇后鈕祜祿氏尊為生母皇太后,尊號「慈安」,貴妃葉赫那拉氏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慈禧」,但權力卻掌握在恆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與權臣肅順手中,兩宮太后稱他們三人為「三奸」。
「三奸」當中實際的發號施令者為肅順,對慈禧來說,肅順是個囂張跋扈的臣子,他竟敢當著小皇帝的面與慈禧爭吵,並且因為聲音巨大,嚇得小皇帝嚎啕大哭而且尿溼褲子。儘管肅順在某個程度上對國家有功,但肅順卻因曾建議咸豐殺掉慈禧,效法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的往事,讓慈禧非常不滿,不過咸豐皇帝並沒有接受肅順的建議。
咸豐逃到熱河後,清朝勢力分為皇帝與八大臣的「熱河派」與留守北京與洋人談判、以恭親王奕訢為主的「北京派」。恭親王奕訢雖盡力與洋人周旋,但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也只能滿足洋人需求。
人在熱河的慈禧太后知道,要扳倒擅權跋扈的肅順,就必須與「北京派」的恭親王奕訢聯合,於是她密約奕訢到熱河,商定好計謀後,讓奕訢回京準備。
慈禧這時假意順從肅順,讓肅順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卻沒想到慈禧早與奕訢串謀,當八大臣從熱河返回北京時,慈禧抄近路事先回到北京,並與奕訢、奕譞等人準備好天羅地網,將他們逮捕。尤其是「首惡」肅順,本想以貪汙治罪,但肅順的錢財只有奕訢的十五分之一,只好另套其他罪名。「三奸」都被賜死,但只有肅順被砍頭,而清朝政局也從此開啟慈禧專政的路線,逐步走向滅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