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護生畫集】福壽
文/林少雯蝙蝠棲古屋,
蟄伏過三冬,
春夏乘夜出,
翩翩飛碧空。
不食人間粟,
為人除害蟲,
人人應愛惜,
此蝠與福同。
──籐壺詩.虞愚書
「福壽」,這幅漫畫,畫的是一幅棺材。
棺材,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聯想起死亡。但是棺材上明明寫著「福壽」兩字,既福且壽,與死亡是背道而馳的兩個概念,為何會在棺材上作了連結呢?
中國人都希望能福壽雙全,如此有福之人,在三世因果的關係來講,是自己種的因和造的福而得到的果,所以非人人可得。而且,人之死亡,有各種不同的死法,稱得上福壽雙全的,活著時要夫妻恩愛,父慈子孝,祖孫三代同堂,享含飴弄孫之樂;仙去時能夠壽終正寢而且子孫圍繞身旁,沒有遺憾。但是人生不能盡如人意,有人不幸死於非命,或戰死沙場,或客死他鄉,他們歸葬鄉里時,棺材上一樣寫著「福壽」兩字。
因此,這「福壽」被書寫在棺材上,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民俗之一,將人人躲之避之猶恐不及的死亡,冠以人人想之愛之的願景;將民間所讖諱的生離死別,營造出喜喪的意象。
「福」字,取自蝙蝠的發音及意向,蝙蝠是翼手類,手足身體有膜相連,能在黑暗中飛翔,晝伏夜出,捕食蚊蛾,形似鼠的哺乳動物;蝙蝠,在中國社會是被尊崇的,因為牠的名字發音有蝠,音似「福」,因此蝙蝠形象代表「福」。在中國式的建築以及廟宇建築中,常見雕刻蝙蝠,彩繪蝙蝠,將蝙蝠形塑成福氣到來、福氣滿滿,如此福滿堂的美好,是人間所希求的。
豐子愷先生生長於浙江桐鄉的石門鎮,這個美麗的小鎮是江南水鄉,他把江浙一帶農民的生活習俗、江南的世俗文化和民間信仰帶入畫集中。棺材上的「福壽」觀念,是對民間讖諱的直接記錄;是世俗和人情結合的表現,符合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也與中國道教文化精神相容。
親人逝世令家屬萬分悲痛;棺材上書寫「福壽」兩字,是禮敬和孝心;這種世俗文化的形成,是生活的累積和內心的需求,是對亡者的尊敬,更是生者對不可避免的死亡的一種憧憬。
在護生畫裡見到棺材,用意不在棺材本身,而在「福壽」的「福」字。題詞寫道:「蝙蝠棲古屋,蟄伏過三冬。春夏乘夜出,翩翩飛碧空。不食人間栗,為人除害蟲。人人應愛惜,此蝠與福同。」其用意在呼籲世人愛惜蝙蝠,因為人們似乎只愛繪畫或雕刻中的蝙蝠,愛那代表福的蝠,不愛那活生生會吱吱叫的蝙蝠,可能因為蝙蝠的長相不討好;人不可貌相,蝙蝠也一樣不可貌相,都是值得尊重和愛惜的生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