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軼事】杜牧的感嘆
文/孫偉宋朝歐陽修在〈朋黨論〉中曾經說過:「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唐朝文、武宗之世,朝廷裡牛僧儒、李德裕兩大黨派鬥爭激烈,致使國運江河日下,其時士大夫紛紛走向吟花弄月。
杜牧京兆萬年人,太和進士,性俊邁不羈、剛直有奇節,其文奧衍,詩尤豪邁,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李、杜;又別於杜甫,稱為小杜。
風流瀟灑的杜牧,三十一歲時,在揚州應聘為牛僧儒的書記。揚州當時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繁華重鎮,歌台舞榭,一片歡樂昇平的景象。這段期間,杜牧恣情賦詩,出入揚州青樓,穿梭於歌伎群中。直到後來覺醒,留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這首詩雖是寫他自己放蕩的生涯,但其實是藉此儆醒世人,及早立定志向,努力進取。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