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陶淵明的敘志四章(下)
文/陳牧雨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獻給中國人的大禮,他為中國人擘畫了一個理想的邦國,而不讓西方的「烏托邦」專美於前。
自寫《歸去來兮辭》後辭官退隱的陶淵明,自己一個人當隱士猶覺不過癮,因此想像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度,整個鄉民的集體隱居,成就了淵明心中一個理想的世界。
而淵明仍然以其一貫的詩文風格,簡淡自然、平鋪直述,卻寓意深遠。雖然是虛構的世界,卻因為淵明托藉武陵人所見、武陵人所聞,以寫實的敘事手法、極少有抒情的字眼,娓娓道來,讓整個故事活生生的真實了起來。
這幸運的武陵人,因為捕魚時被美麗的桃花林所吸引,而意外地闖進了一個不為人所知的世外桃源。
村人生起好奇心,想要了解外面當今的現實世界,因此爭著邀漁人回家,想聽漁人的敘述。但,當漁人要回到現實世界時,卻一再交代:「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話就道盡了桃花源村民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而不願意回到外面世界的心情。
這是陶淵明厲害的地方,文句簡潔卻寓意深遠。看似平淡無奇的用語,卻總能讓人讀來回味無窮。
只是,漁人並未遵照村人的叮嚀,在歸途上處處作記號,並告知官府,幸好後來大家都找不到這個地方。文末,淵明突然插進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人物:「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看雖突兀,其實這樣的鋪陳,更增加了事件的真實性,於是整個桃花源在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鮮明了起來。
於是,中國人內心世界,終於有一個可以暫時避難的桃花源。雖虛幻卻真實!
自祭文
自古以來,祭文通常是祭他人,〈自祭文〉看來只有淵明此篇。人在彌留之際,身心俱創,精神及體力萎頓虛乏,如何能有餘力作文?想來這篇文章,應該是作者身體逐漸衰老,意識到來日無多,審度往日,想要為自己一生做個總結的作品。
生死事大,永別淒惻,能如此從容面對死亡而能做自祭文,歷代恐怕只有淵明一人。
丁卯年的九月,正是「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徵,草木黃落」的秋季。面對即將來到的死亡,淵明以「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來敘述,在陶淵明的認知裡,人生不過是暫住的旅店,死後才是回歸到原本的住宅。因此,對於暫駐的地方,也就不必那麼講究了。
回顧自己的一生,家境貧困,時常缺衣缺糧,飽受飢寒,但仍然能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而農事操勞之際,卻也能有抽出時間讀書彈琴,心中就這樣樂天知命悠閒自在地度過了一生。
一般人總希望一生有些成就,也總希望生前能受到世人的尊重,死後能被世人所懷念,淵明的想法卻不一樣,他認為自己因為識運知命,所以雖然身居陋室也能酣飲賦詩,就這樣終老也就沒有甚麼好顧念的。
最後淵明以「匪貴前譽,孰重後歌?」做為總結。指出一生雖然窮困,卻也安貧樂道,根本不在乎世人的毀譽,順性而活,這樣還能以年老而善終,因此也就沒有甚麼遺憾了!
整篇文章讀來,雖有「悲悽」字眼,卻無「哀痛」之情,一生「困頓」,卻也「無恨」。豁達如此,淵明恐是第一人。
可是話雖這麼說,文末卻突然來一句:「人生實難,死如之何?」看來,人生的功課,縱使是陶淵明,灑脫了老半天,竟然也有其難解的地方。
嗚呼哀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