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藥 別當補品吃
【本報綜合報導】多數病患認為生病才要找醫生、領藥吃,甚至將藥品當作「補品」在吃。萬寧大藥房主任卓秋兒表示,唯有使用正確的服藥方式才能防止病況變嚴重,並呼籲民眾領取藥物時,應注意瓶身所標示的藥物副作用。卓秋兒表示,在民眾常用藥物中包括高血壓、膽固醇、心臟病、糖尿病等藥物,領取處方籤時民眾應詢問藥房人員藥物為預防或治療藥、同時能吃幾種藥及藥物導致的副作用等問題。
民眾領取藥物後,應自行判斷藥物效用,包括是否有效、有無副作用等;卓秋兒建議,部份治療相同症狀的藥品有數百種,民眾可多試幾種後選擇合適藥物。
卓秋兒說,正確服藥時間才可有效治療病狀,血糖藥須飯前服用,飯後才吃容易導致血糖過低;胃藥則應選擇早上空腹或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
消炎藥本身是階段性藥物,若藥房配置七天量,即使病狀減緩,民眾也不應自行停藥;卓秋兒說,藥物劑量都有依照個人身體狀況,民眾自行增加、減少藥量皆會影響藥物作用,無法達到根除病原的效果。
而過敏藥及血壓藥皆是副作用明顯的藥物,建議民眾應詢問醫師後服用。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