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祕訣】 4方法搞定熟食打包
文/章致綱(中華職訓中心講師)全家計畫出遊踏青,賢慧的老婆一早興致勃勃地炒一鍋香噴噴的米粉,特地用電風扇吹涼,裝進保鮮盒密封,大夥兒就等著中午野餐,有炒米粉吃囉!
郊外風光明媚,走了一上午,飢腸轆轆,迫不及待打開保鮮盒。咦?味道不對,半天前才炒的米粉,竟然發酸了!
原來以為熱騰騰的炒米粉已經用電風扇吹涼,但其實吹涼的只是上面的米粉,壓在中間和下方的米粉還有五十到六十度西,正是細菌最愛的溫度,密封在保鮮盒裡,降溫速度慢,又成了最佳的細菌培養皿。
那麼,熟食要如何打包?
無論野餐或是帶飯盒,都要注意溫度以及盛裝的方式,例如剛起鍋的炒米粉,趁著熱氣蒸騰,立刻裝進耐熱塑膠袋封死,成為低氧低菌包裝,常溫下放兩天也不易發酸,食用時再撕開塑膠袋即可。
或者,將米粉稍微降溫後起鍋,再裝進塑膠袋,一路打開袋口散熱,雖然可能「順道」蒐集空氣中的落塵、雜菌,但是好過整鍋米粉成為細菌培養皿而酸臭。
此外,食物放入冰箱前也要處理才能久放。可別以為剩飯剩菜放進冰箱,就不會壞。若沒有處理好,同樣很快也會發臭變質。想要延長飯菜的保鮮壽命,可以這樣做:
方法1:趁起鍋的滾燙高溫立刻封蓋打包,直接放冰箱,雖然耗電,但可以確保細菌不入侵。
方法2:趁起鍋的滾燙高熱立刻封蓋打包,室溫下放涼後再送進冰箱,同樣可以確保細菌不入侵。但是,中途千萬別好奇打開來看,否則只要少量細菌掉進去,在加蓋打包散熱不易的狀況下,不涼不燙的五十到六十度西,就成為細菌的樂園。
方法3:承以上方法二,如果你真的太好奇打開來看,還有個補救辦法,就是暫時先放進冷凍庫,加快冷卻速度,等食物降到四度西左右,再移到冷藏庫冰存。(記得要設定計時器,提醒時間)
方法4: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索性一開始就不加蓋。不加蓋散熱比較快,完全放涼後再送進冰箱。
發現了嗎?為什麼加蓋常會出問題呢?因為加蓋延長燜熱的時間,食物降溫不夠快,給了細菌繁殖的條件(十到六十度西的環境)。把握「有菌燜了容易壞,無菌燜了不易壞」的大原則,加蓋前,必定要確保食物夠燙,足以殺死細菌。低菌的條件下,加蓋燜住也不易壞;否則,就要確保食物散熱夠快,不給細菌喜愛的繁殖溫度。必要時,先放冷凍庫快速降溫,再移到冷藏庫,也是變通之計。
大多數細菌最愛十到六十度西的環境,所以冰存在四度西以下的冷藏庫,或保存在六十五度西以上的環境,相對比較安全。
(摘自《主廚也想知道的美味密技:4大工法、22堂實戰課程、40道應用食譜,烹調祕訣都在科學中》,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