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清朝末年的 東南互保
文/樹兔清帝國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三年,一個世紀的起始,在北京發生大動亂。武裝排外的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慈禧太后擔心鎮壓將導致義和團將矛頭指向大清,採取姑息放任的態度,最終引來八國聯軍,包含俄、德、法、美、日、奧、義、英為主體的諸國來犯。之後,慈禧太后疑似誤信各國欲強迫她退位的傳言,向多國宣戰,創下前無古人的案例。
只不過,中央集權國家的領導者崩潰了、瘋狂了,不代表整個帝國的行政長官都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以上,便是「東南互保」的背景。拒絕與北京一同向各國宣戰的大臣,至少計有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人,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等則表態支持,他們寧願自己跟外國人好好談判。
如何評價「東南互保」是一個關鍵的議題,反映讀者是法家思維,還是儒家思維。法家體制,要將權力收歸中央,因而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的行徑等同「抗命」、「叛亂」,甚至是中央解體與地方割據的前兆。若從儒家的角度檢視,評價將徹底翻轉。《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提出的這一個說法,背後蘊含著對於一般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視。
張之洞、李鴻章等大臣,理解義和團不過只是長期中原本位主義下,一群扭曲心靈者的集合體。這些理性的大臣,透過切割中央的方式,成功地讓民眾避免受到戰火的波及,所謂「仁者為仁」正該如此。事過境遷,慈禧太后已經無力進行清算,順水推舟,稱讚大臣們:「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正確判斷形勢,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老成謀國,生民之幸。
義和團事件發生之後,北京還沒有向多國宣戰之前,大臣們就已經盤算著如何保持東南地區的穩定。等到詔命下達,李鴻章即回覆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換言之,我們不是要「抗命」,中央應該檢討自己為什麼下了一條「亂命」。大臣代表進一步與各國駐上海領事,商訂《東南互保條約》九條,「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歐美文明較尊重條約,一旦簽訂,基本就安全了。
即使整個帝國將要解體,依然存在仁人志士願意承擔起責任。聖賢書,沒有白讀,「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只要問他有無保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