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自我照護 有效控制氣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春季氣溫變化大,國外研究顯示,若室內室外溫度差異達攝氏七度以上,容易誘發氣喘;加上最近花季陸續展開,許多民眾選擇戶外賞花,在溫差大及花粉等過敏原的雙重刺激下,更容易使發作。目前正值疫情期間,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以「正確服藥」、「定期打掃」、「規律運動」、「出門戴口罩」四招,做好自我照護,保護呼吸道,有效控制氣喘。飲食西化
發作原因之一
第一招,「正確、規律使用吸入型藥物,穩定症狀」。吸入性藥物是治療及預防氣喘發作重要的藥物,氣喘患者都應學會正確使用吸入器,以發揮最大藥效,減少氣喘急性發作;因應疫情,可先電話查詢醫院是否有提供「藥來速」等服務措施。
第二招,「定期打掃居家環境,清除過敏原」。居家環境中充滿許多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如塵蟎、蟑螂、寵物毛髮、灰塵、黴菌等,建議每周至少固定打掃一次,清洗寢具、去除髒汙,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疫情期間若要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也請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戴手套,及必要時戴口罩、調製消毒水。
第三招,「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增加心肺功能」。氣喘患者在氣喘控制良好情況下,與醫師諮詢後,可依據身體狀況選擇運動,如慢跑、游泳、散步或騎腳踏車,進行鍛鍊,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以改善心肺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第四招,「出門戴口罩,避免刺激呼吸道」。除了氣溫變化及花粉外,戶外環境也隱藏許多影響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如汽機車廢氣、二手菸等,氣喘患者出門時戴上口罩,不僅保暖還能保護呼吸道,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及氣喘發作的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氣喘,可能與環境汙染和飲食西化有關,而台灣的空氣汙染,也會使得氣喘患者,比較容易發作。許多氣喘患者的表現是「咳嗽」,民眾因此容易輕忽、不重視氣喘的控制治療。
民間更常以訛傳訛,要大家不要使用氣喘藥物,因為裡頭含有「類固醇」;過去的亞洲研究也發現,台灣氣喘患者,是亞太各國家地區中,最不規律使用藥物的。
蘇一峰說,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過敏疾病,對塵蟎、灰塵、香菸、蟑螂、動植物等環境中物質過敏,病人常常從小就開始有氣喘,而有氣喘的小朋友,時常會合併其他過敏疾病,譬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也就是俗稱的「過敏兒」。合併愈多過敏疾病的患者,本身的氣喘,會更難控制。
擅自停藥
恐變慢性肺病
很多氣喘患者,對於吸入型類固醇存在偏見,容易在症狀稍微改善後就自行停藥,或是只有當不舒服、有症狀時,才使用氣喘藥物。這樣的治療方式,反而會使得氣喘反覆發作,長期下來,易使氣道變形,惡化成為慢性肺病。
蘇一峰建議氣喘患者,平時應聽從醫師指示下規律用藥,而氣喘穩定時也必須要醫師許可才能停藥,切勿自行停藥。家中必須準備緊急藥物,如有不舒服症狀,應馬上使用氣喘救急藥物並就醫,平常須注意過敏物質、空氣汙染與菸害,才能避免氣喘發作、危及性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