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 有三大類型
【本報台北訊】有高度近視的人、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必須定期檢查視力,不可輕忽!視網膜剝離嚴重會失明,而「飛蚊症」是視網膜剝離最常見的前兆,因此,當飛蚊數量突然變多、眼睛出現閃光頻率明顯增加,應盡速就醫檢查是否視網膜有裂孔或剝離了,及早發現與治療,視力才會恢復良好。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及發炎性等三大類型,約有七、八成的患者是屬於裂孔性視網膜剝離,主因是玻璃體退化造成視網膜拉扯而出現裂孔破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則常發生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因玻璃體發生纖維化病變時,會牽引拉扯視網膜,而引起視網膜破洞剝離。
台灣人視網膜剝離盛行率為百分之零點五至百分之五,六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眼睛外傷者、施行眼睛手術者(如白內障手術)、糖尿病患者、年長者等比較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此病症好發於冬天,推測與氣溫環境變化有關。
視網膜剝離的發生,初期會有飛蚊症,並不一定會剝離,但當眼中的飛蚊變多了,尤其出現閃光或閃電的頻率明顯增加時,宜盡速就醫進行散瞳檢查,先找出破洞裂孔,予以雷射治療將破洞的周圍封補起來,以防堵視網膜剝離的發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