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3/4滿就好 冰箱健康人就健康
【本報綜合報導】「吃不完、快到期,打開冷凍庫丟進去就沒問題!」這是多數人使用冰箱的習慣。於是冷凍庫裡成了陳年食物永無翻身之地的儲存場域。過年後,許多家庭的冰箱都像人的身材一樣暴肥,急著甩肉的同時,應該也該幫冰箱瘦身。冰箱就像我們的五臟六腑,需要時時梳理、安置妥當,更需要呼吸的空間。冰箱瘦了,人才會瘦;冰箱健康,人才會健康。常見NG行為
營養師告訴你
雖然大家都知道隔夜菜不好、冰箱不能冰太滿,但究竟標準為何?花蓮門諾醫院營養科表示,冰箱最多應保持百分之七十五滿,並確保平均受冷,蔬果應分裝冷藏,隔夜菜冷藏前建議將湯汁倒掉,避免攝取太多鈉。以下四點是常見的冰箱NG行為:
一、只要有空間就拚命擠:民眾使用冰箱時常會有個迷思,認為只要有空間能把食物擠進去就沒問題,卻不知道冰箱太滿會導致部分食物沒有完全被冷藏。
有些人則是從來不清理冰箱,許多過期已久的陳年食材擠滿冷凍庫,不但浪費也不利健康。
門諾醫院營養科主任鍾慧珍指出,儘管家中冷凍庫溫度約在攝氏負十八度,但跟專業冷凍庫相比,保存時間還是不可太長。包裝良好的蔬果勿超過一周,年糕類最好一個月內吃完。
二、退冰沒料理再冰回去:其實食物有最佳賞味期,千萬不要把「好吃」放到「可吃」。
建議食材以多袋或保鮮盒方式分裝,一次就拿一份出來退冰,不要退冰了發現量太多又冰回去,恐滋生細菌,最好記錄何時冰的並分類存放,確保食材新鮮。民眾可養成每月盤點冰箱食材習慣,快到保鮮期的食材要好好運用。
鍾慧珍表示,食物放在冷凍、冷藏庫中,要注意的是冷氣流動的暢通性,最好可以在食物包裝貼上標籤標好購買日期、品名,才知道到底冰了多久。
三、切除發黴處照吃不誤:食物若過期或放太久,吃了沒拉肚子就沒關係嗎?鍾慧珍說,壞掉的食物累積的肝毒素不是肉眼看得見的,儘管高溫能殺菌,但毒素對身體不好,就算把發黴的部分切掉,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還是有黴菌,不要捨不得丟掉。
四、舊菜加新菜煮了又煮:至於隔夜菜的保存,鍾慧珍說,建議進冰箱前湯汁要倒掉,否則冰了整夜的菜含鈉量會變高,有害於健康,尤其是對心血疾病患者不好。
另外,隔天加熱食用,最好不要再加菜進隔夜菜裡烹調,應趕快吃完。要吃新鮮的菜,應另外起鍋再煮,才能吃得更營養。
根莖類蔬果
放室內陰涼處
此外,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馬鈴薯、胡蘿蔔等根莖類,放冰箱會促進發芽,只要用絲襪或網袋包好,放在室內陰涼處就好。家事達人吳霈蓁(豆豆媽)提醒,這些根莖類如果切過或有傷痕,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就要裝進盒子放冰箱。
鍾慧珍說,全家人的健康關係著「一家之煮」的應變能力,聰明靈活的運用食材,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課,建議吃完再買,不要堆積在冰箱裡,一周要有固定「清冰箱」時間。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