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遠絡療法 擺脫痠疼麻痛
文/陳炫名(台灣遠絡醫學會理事)生命體流線受阻塞,就像山路受落石
或土石流阻塞的狀況一樣,
用遠絡療法疏通體流線,
使其盡量保持暢通,
就能達到不生病的預防保健目的。
我們可以用山崩及其交通狀態來理解體流線受到阻塞時的狀況。上山的路代表體流線,若路旁的山坡有碎石掉落,初期可能不會影響到車流,山路仍可保持雙向,此時雖然交通順暢,但不能說此山路已經是絕對的安全。若隨著落石量的增多或落石體積增大,則開始會影響到車流,可能剩下一個車道而造成交通阻塞;假若造成了土石流沖毀了車道,那就會造成交通中斷。這時如果我們要從山下回到山上可以如何做呢?
假若碎石不多就可以直接清除障礙;假若情況較嚴重,就必須做山的修復和道路的修復。一般來說有三種修復的方法:(一)當完全被阻斷時,可利用迂迴的方法走別的道路,即此路不通,那就走別的路。(二)除去道路落石的方法,直接清除障礙物,但通常還需其他方式幫忙。(三)道路和山坡補強的方法。
生命體流線受阻塞的程度,其實就像山路受落石或土石流阻塞的狀況一樣。生命體流線只有小小的阻塞,可能沒有症狀,但不代表它就是正常的體流線。事實上,柯醫師觀察人體有某些地方特別容易受到阻塞,從上醫治未病的角度,我們平常可在這些地方用遠絡療法疏通體流線,使其盡量保持暢通,達到不生病的預防保健目的。
不通就會又麻又痛
若生命體流線的阻塞開始變嚴重,就會發生所謂的不通則痛。部分阻塞時,就會產生疼痛和痠痛,屬於實症;完全阻塞,則在阻塞前方會產生痠痛,阻塞的後方會產生發麻,而發麻是虛症。利用這些簡單的概念搭配遠絡療法,就可以處理痠痛、發麻的問題。
遠絡醫學的治療方法共有七種,分別為連接、相輔、相克、補強、瀉母父陽經、牽引瀉法及季節處置七種。
而局部疼痛即是因為受傷或外力產生體流線部分阻塞,此時就會在局部產生疼痛和痠痛,是屬於實症。遠絡治療只要用「連接」和「補相輔」兩種方法,就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茲將連接和相輔的意義說明如下,其餘治療方式的意義請參考拙作《來自天上來的醫學:治痛革命,神奇的遠絡療法》。
(一) 連接:連接是遠絡治療的第一個治療方式,當生命體流受到阻塞時,用連接法治療的目的,就是要去除阻礙流動的堵塞物。
(二) 相輔:相輔的目的是要加深並擴大生命體流的幅度和深度。我們可以想像生命體流的阻塞就像河流中有一塊大石頭,我們要如何將這一大石頭移動?如果把河床加深和擴大,是否較容易鬆動大石頭?相輔即是這樣的意思,如果在相輔的體流線上做補法,即可將體流線的深度和寬度加大。
經過我多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只要診斷正確,治療手法正確,局部疼痛只要用此兩種治療法,疼痛減輕程度可達七成以上。
(摘自《疼痛OUT!遠絡治療除痛DIY》,木果文創出版)
瀉法+補法 全方位去除右後頭痛
先做瀉法,再做補法,為一回。早晚各做一回。
步驟一 瀉法:深壓●藍點(不動),並同時刺激c和b之間最痛點(往箭頭方向推動)。約30-40秒後,同時放開。
步驟二 補法:深壓●藍點(不動),並同時刺激c和b之間最痛點(深壓到底,順著箭頭方向傾斜15度即可)。約30-40秒後,同時放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