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三家分晉戰國起
文/余遠炫西元前403年,周天子威烈王二十三年,下了一道王令,命晉國的三位大夫韓虔、趙籍與魏斯為諸侯,從此以後春秋時代的大國晉國,就這樣瓜分為三個國家,這個巨大變動,史稱「三家分晉」。中國歷史也從「春秋」時代走上「戰國」時代,諸侯國君陸續稱王,再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三家分晉」前,晉國其實有六個勢力相當的大夫,他們分別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與魏氏六家。晉國因為晉獻公殺掉了公室成員,晉文公即位後因為沒有公室成員輔佐,所以任用追隨他的大臣,並把原來晉國的上、中、下三軍擴充為「六卿」,也就是每一軍除了有主帥外,還有佐將,分別負責軍事與政治。到了晉平公時代,六卿被六家壟斷,范氏與中行氏兩大家族被其他四家消滅,六卿剩下四卿,而四卿中又以智氏最為跋扈。
智氏的首領叫做智瑤,他長的帥氣好看,留著漂亮的鬍子,而且很會射箭,駕車的技術也很好,文章寫得好,口才更是不錯,什麼都不缺,但就是缺德,以為自己最強,因此常找藉口欺韓、趙、魏三家,最後竟貪婪地要求三家割讓土地。韓氏與魏氏家族怕被智氏家族痛宰,所以答應了無理要求,但趙氏家族讓智氏踢到鐵板,趙氏當家的主子叫趙無恤,他率領族人抵抗智瑤,於是智瑤聯合韓、魏兩家要攻打趙氏家族。
智瑤攻打趙氏的都城晉陽城(山西太原),他命人決開堤防,讓汾水淹到低窪的晉陽城,造成城裡百姓大量漂流與死傷,晉陽城被淹到只剩下三個版築的高度就要淹沒,智瑤忘形地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用水就可以滅亡人家的國家。」但今天用水可以滅趙氏,將來也可以用水來滅韓氏與魏氏。
韓氏與魏氏宗主彼此相望,心裡都很害怕擔心同樣的事情會再度發生。趙無恤則派人帶求救信給韓、魏兩大家族,信中只有四個字:「唇亡齒寒」,韓魏兩大家族於是反叛智瑤,反而與趙氏聯合,消滅了智氏家族。智氏家族中只有早已改姓為輔的智果一脈,以及遠在秦國的智開倖免,其他智氏族人都遭到殺害。
韓趙魏三家分晉,宣告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來臨。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