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民國時尚系列(8-8) 群體合影的穿著選擇
本單元著重在百姓時尚的群像,以及福州一帶的肖像攝影。民國時期不僅個別人物的肖像蔚為風行,攝影術的記錄性功能,也被運用來紀念群體性的影像,諸如當時的畢(休)業照、工作團體或重要官員集會、交接、官方儀式等,除了單幅的蛋白或銀鹽照,也有長幅形式,紀錄著上百人物的合照,場面浩大恢弘。這些影像的存在,富有一定的文獻性價值,不僅能標識重要人物的時代面貌,也反映出中國社會個人與普遍集體群眾生活的關係與脈絡。多數的群像上會標示年代時間、團體名稱、集會性質等,並做成紀念影像以贈送用。
近代福州位列中國最早開放通商的五座城市之一,更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和工業、科技發源地,以及海外華人的祖籍地,是福建一大僑鄉。由於開港甚早,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亦高,外國使節、商人、旅人和傳教士等陸續從沿海進入,許多外國攝影師也經此將攝影術帶入,拍攝所見所聞,紀錄閩江地區的民生百態、自然山水,沿海一帶相館經營蓬勃。
貿易的繁盛帶起中產階級興起,東南沿海一帶的中國人,遠到南洋各地經商謀生,其中尤以閩粵人數居高。這些商人由於頻繁遠行,故經常流連相館,拍攝家族或個人影像,或留給家族成員、或個人珍藏,以為紀念。這些1930年代照片充分反映了民國時期福州百姓的穿著與家庭生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