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你我他 低血鈉症 路跑者致命危機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年來國內馬拉松及鐵人三項等「耐力運動」盛行,每年舉辦的場次超過百場,甚至有人參加國外的馬拉松路跑。根據台灣最大跑步社群網站資料顯示,高達八成跑者,曾在跑步過程中受傷,無論對新手、進階或精英跑者來說,都曾遭受運動傷害,尤其「脫水」導致的熱傷害,與「低血鈉症」更是常見,嚴重恐有致命危機。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楊明達表示,人體在運動時體溫會升高,並藉由增加排汗,達到散熱目的。當水分流失「百分之二」時,人體就會明顯口渴、開始感到疲憊,最大攝氧量能力,也會逐漸下降,水分不夠時,就容易發生「脫水」,造成傷害。
而「電解質」,更是在體內水分平衡、肌肉收縮及神經傳導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跑一場馬拉松,約流失一千三百至六千毫克的鈉,相當於市售七到三十五瓶、每瓶三百四十五毫升運動飲料。一旦體內電解質不足,輕則出現「抽筋」,嚴重可能因「低血鈉症」,造成橫紋肌溶解,或產生「猝死」風險。
國內生技業者與教學醫院合作,共同推廣專業運動員的醫學支援照護計畫,整合醫院復健科、營養科等資源,替運動員做全面性檢測與評估,幫助他們面對高壓的競爭環境。
good~~感謝您的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