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不上網就受不了 憂鬱徵兆
【本報台北訊】憂鬱已經變成現代人很普遍的文明病,國內最新針對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上網行為的研究發現,憂鬱程度愈高者,假日上網總時數高於六小時比例愈高,另外,當不上網後,十分鐘內就會想再使用網路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甚至可能需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也高於可忍耐不上網時間超過一小時者。董氏基金會今年六月以台北市、新北市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兩千一百四十份,分析結果發現,百分之二十一左右的受訪者假日每次上網時間平均持續超過四小時以上,近百分之四十三受訪者更表示,只要一不上網,大概半小時就會開始想繼續使用網路。過去也有很多文獻指出,長時間使用網路與憂鬱有關,這次研究也證實,憂鬱程度愈嚴重者,選擇上網「與他人互動/聊天」的比例愈高。
找網友紓壓 非真正解方
台灣兒童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質采解釋,多數人以為上網聊天可以紓壓,卻忽略或許會選擇長時間在網路上聊天者,可能都是同樣學不會獨處、和自己做朋友的一群人,一直與這些人取暖只能暫時緩解情緒,恐怕找不出壓力解方。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藉由書寫心情日記,記錄壓力的事情經過及後續處理方式,經由與自己對話,找出困擾的地方,在未來遇到相似的壓力事件,就可回溯日記參考解決方式,避免再次陷入負面的情緒。
陳質采強調,家長解讀這份調查,不可只是一味限制、控制孩子上網時間,若掌控力道過猛,反而讓孩子感覺自己的煩惱不被了解,更執著從網路世界的同伴身上取暖。
人際、課業或家庭問題才是需要家長與孩子一同面對的問題根本,建議情況無法改善,可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讚~感謝大大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