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節氣 人間節氣 話霜降
文/劉桂蘭醫師食在節氣,民以食為天,節氣是農時的根本,像天地時序的一面鐘, 這個月的23日即是「 霜降」,也是秋天裡最後的一個節氣。「 霜降」, 顧名思義是到了晚上會降下白白的薄霜……也就是更冷了。 初秋時大地還有一點點溼氣,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氣候漸漸變得較涼、身體感受到冷了。
這個時節,身體容易犯秋燥。中醫裡的「燥」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乾燥,我們感受到皮膚、眼睛、鼻子都明顯乾燥;而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就更辛苦了,比如陰虛火旺的人,如乾燥症患者與更年期的女性,陰虛的人本來水分就比較少,在霜降這個時節,身體會感受乾燥的情形愈嚴重。
中醫門診最近也出現許多病患常覺得自己好像有痰,一直咳不停,感到喉嚨不適,但卻不是感冒。這是因為秋天屬金,金的對應臟腑為「肺」,因此常有肺虛的現象發生,表現在呼吸道的疾病上較明顯,如過敏、氣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
中老年人在這個節氣裡,會覺得容易疲倦、容易頭暈、氣上不來、或者胸口會悶、肺氣不足,這些都是肺氣虛的常見現象。而向有自律神經困擾者,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多喝些抒肝解鬱的玫瑰花茶、薰衣草茶 ,運動、曬太陽,尤其可以提醒自己常作腹式呼吸來調節情緒。
「滋陰潤燥」的食物
自霜降至立冬這期間「養生」是非常關鍵的,在食的方面「滋陰潤燥」是重點 。
梨子、蜂蜜、白木耳與百合
梨子對台灣亞熱帶氣候的人來說,是不錯的水果。它具有生津、潤肺的功效, 我們在這個節氣可多攝取,平日1天可食1/4的量。蜂蜜也是很好的食物,許多中老年人因為活動量不足,加上秋天的燥而容易發生便祕,此時食用蜂蜜是個好方法;因為蜂蜜具有潤腸、通便、潤肺、治咳的功用。百合是秋季的當令食物,可與白木耳一起當做藥膳食用、滋潤身體。
建議平時可以「牛奶+芝麻+核桃+蜂蜜」當早餐,以果汁機攪拌食用,也可作兩餐間的點心。不習慣牛奶者可換成豆漿;如果不方便吃蜂蜜,可加些紅棗,紅棗本身有甘甜的味道,嚐起來會有很好的口感。若覺得飽足感還不夠,可在果汁機裡添加煮過的米食。
霜降時節,適合家人及保健的二種暖食:
嚐起來溫熱好喝的元氣早餐
(3人份)
.五穀飯半碗、牛奶400CC
.加一點溫水,適合一早甦醒後的腸胃。
.口味的調整可每日變換,也可加入青菜(如汆燙過的番薯葉),或與喜愛的水果一起食用。
適合早晨起床後的溫暖茶飲
(1人份)
.黃耆、黨蔘各5錢。(藥材可於前一晚浸泡在要煮食的水裡)
.內鍋置水500cc,外鍋約1杯水量,使用電鍋煮成300cc的茶飲。
.有高血壓的人必須詢問過醫師才能使用。
.另可加入白木耳或黑木耳,或二者一起加入。因為黑木耳有很好的活血、通心血管的作用,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
不可輕忽的「保暖」
除了飲食外,還需注意:
❶腳部的保暖:由於天氣轉涼,血液循環變慢,平時就可穿上襪子,著裙子時可穿更高一些的襪子以確保腳ㄚ的溫暖。
❷脖頸部的保暖:平時著有領子的衣服,或在脖頸上能圍上絲巾保護好氣管。
❸持續固定的運動:由於天氣轉涼變冷,人體的血管也會跟著收縮,此時長者身體更容易發生痠疼僵硬的情形,因此保持運動變得非常重要。
霜降至立冬這段時間,讓身子漸漸養足元氣、暖食、運動,到了真正冬天來時,身體就逐漸可以適應寒冬的節氣了。天時地利人和,食在節氣,疾病是自己的日常習慣所致;我們常說「要活就要動」,身體的照顧和修行一樣,重於日常、重於持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關鍵都在於自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