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真奇妙 流星系列之五 哈雷艦隊 太空探訪
文/楊祖愛(美國太空總署太空工程師、國際太空站機器人C C M計畫經理)繼維加之後,是日本航天局的母子船先驅號和彗星號,先驅號於1985年1月7日發射,觀察遠離了地心引力的地球磁場和電離層現象,提供給彗星號參考。母子船的設計相同,都沒有裝攝像機,彗星號於同年8月18日在日本鹿兒島升空,遠距離觀察太陽大氣最外層帶電離子快速形成太陽風的情況,它於1985年11月開始傳回紫外線影像,於1986年3月8日在距哈雷15100公里之處見到了哈雷,因為距離遠,所以只有兩處受到哈雷揮發物撞擊。與哈雷道別後,它在日心軌道運轉,最後一次收到它的音訊是1992年8月20日。
先驅號也見著了哈雷,不過相距約7百萬公里之遙,地面上最後一次測到它的信號是1999年1月7日。
歐洲航天局也加入陣營,於1985年7月2日發射了喬托號(Giotto),升空後由德國地面中心控制航程,它於1986年3月14日,在飛近哈雷596公里之處近距離見到了哈雷,這樣近的距離自然使得喬托傷痕累累,天線被擊歪了而不能自動指向地球,防塵網被擊得失去保護儀器的功能,相機也被打歪了,所幸是在距離彗核最近而攝得玉照之後才壞的。
由喬托號傳來的資料,使我們更近一步認識了哈雷。哈雷外型像一顆花生,只有表面10%是活性的,大約在45億年前形成,其內80%是冰,10%是一氧化碳,另有少量的甲烷、氨、鐵、鈉和碳氫化合物。大約每秒鐘會揮發出三公噸碎灰,大部分都像香煙頭星火點子那麼小,這些小揮發物有兩類,一類含有碳、氫、氧、氮,另一類含有鈣、鎂、鐵、硒和鈉。
喬托號老兵不朽戰果輝煌,它不僅大膽近距離拜訪了哈雷,又於1990年7月飛越地球後再出發飛向另一個彗星,於1992年7月10日在200公里的近距離拜訪了活性不大的老彗星Grigg-Skjellerup,1999年它又飛越地球準備下一次的任務指令。
密集的哈雷艦隊探訪,像一支精選的探戈舞曲,有慢有快有遠有近的舞著,揭開了哈雷的神秘面紗。
(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