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醫學密碼 骨質疏鬆症預防與治療
文/陳國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教授)已有流行病學研究證明懷孕和哺乳期並不會增加骨折的危險。營養素特別是鈣和維他命D,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在生活後期上可獨自使用,也可與其他傳統維持骨質密度和預防脆弱性骨折上的療法相結合。服用植物性雌激素、植物衍生之類的動情素混合物雖對骨質健康有益,但是因為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有潛在的副作用,導致婦女的參與意願低,不願意服用藥物來預防此種寂靜之病。因此營養素在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上,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除了食用適當的食品以維持骨質健康外,以下為維持骨質最佳營養素的飲食建議,也可增強日常的營養素平衡。
鈣質
牛奶和乳製食品為主要的鈣質來源,之外高鈣質食物如柳橙汁(每份300毫克)、豆漿也有相當的含量。為了使鈣的吸收量最大,副作用最小,補充鈣量不得超過500毫克,可食用碳酸鈣或磷酸鈣或空胃食用檸檬酸鈣。
維他命D
雖然在適量的陽光下曝曬可提供人們足夠的維他命D。許多族群需要補充維他命D,特別是當他們為深色皮膚或住在紫外線不足的地區,如冬季長、紫外線被雲、臭氧、或其他大氣污染所吸收的極地。維他命D缺乏可使嬰幼兒中造成佝僂病(Rickets)。老年補充維他命D(包含鈣)對於減少骨折危險因子有正面的效益。食物中維他命D來源包括魚肝油、魚脂肪、和一些加強性食物,如牛奶和穀類。
蛋白質、鈉、咖啡因
特殊的飲食組成會影響骨中鈣儲存和再吸收。適當的蛋白質飲食是維持身體基本荷爾蒙和生長激素,進而調整骨的合成。這對於蛋白質攝取量低的老年人特別重要。
任何年齡,飲食酸鹼的平衡都會影響鈣的分泌,尤其當鈣攝取量在邊緣值時,飲食酸鹼平衡對骨的鈣量影響更明顯。
蔬果會產生鹼,而蛋白質會產生酸,蔬果所產生的鹼可中和蛋白質所產生的酸,這就建立了我們的飲食平衡。如果產鹼食物可代替骨鈣釋出,以作為中和血液中的酸鹼質的不穩定基,則骨質流失相對減少,所以平時要攝取足夠的蔬果。(中)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