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醫學密碼 何謂阿米巴性痢疾?
文/陳國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衛所教授)痢疾阿米巴原蟲的成長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痢疾阿米巴原蟲的囊體能存活在惡劣環境中,隨寄主之排泄物進入環境,被感染者吃下囊體後,痢疾阿米巴原蟲就會在被感染者的腸道變成活動體,並繁殖下一代。
阿米巴性痢疾是為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分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但痢疾阿米巴原蟲可能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引發腸道症狀,引起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或便秘,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
阿米巴痢疾分布遍及全球,據估計全世界約有五億人受到感染。大部分人沒有症狀,其中只有約十分之ㄧ的人有症狀,約有千分之ㄧ的人因感染阿米巴痢疾而死亡。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多見,呈穩定的地方性流行。
感染率與社會經濟水平、衛生條件、人口密度等有關。如溫帶已開發國家感染率為0%~10%,熱帶發展中國家則可達50%以上,農村患者多於城市。夏秋季發病較多,男多於女,典型的年齡曲線高峰在青春期或青年期。多呈散發性,水源性流行偶有發生。
阿米巴性痢疾沒有特別的流行季節,但是精神疾病及智能障礙收養機構,因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環境污染及群居狀況有較高的感染機會。此外,男同志、免疫能力低下者、國人赴疫區返國者、來自疫區的外籍勞工及新移民,都是阿米巴性痢疾的高危險族群。
台灣地區每年平均約有200例病例,其中有一半是在國外感染,尤其是到東南亞旅遊者佔大部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