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派別─李家道
李家道簡介:
魏晉時期的一個道派,繼“于君道”後活躍于江南一帶。李家道起源於四川,似乎最初是漢末蜀中的一個“方士集團”,三國時才輾轉于吳國廣泛傳播。改道派以祝水神符為人治病,與張陵天師道相類似。但又與葛洪主張的以煉丹服食長生不死的金丹道又有不同。應為五斗米的支道。
創始人是李八百,據《抱朴子‧道意》記載:吳大帝(西元222-252在位)時,蜀中李阿穴居不食,號稱八百歲公,後不知所在。此後有一個叫李寬的人,到了吳國而操蜀語,能祝水治病,病者多愈,於是遠近都說李寬即李阿,共稱他為李八百。自公卿以下都雲集其門,後來者不能得常見,但拜其外門而退,避役的吏民依寬為弟子的恒近千人。李寬所奉的道室叫做“廬”,寬後得溫病,托稱入廬齋戒,遂死於廬中。信徒稱其化形屍解,並非真死。
傳承與影響:
比起早期五斗米道來,李家道顯得更為成熟,並且已逐漸傳播到社會上層,滲透到名門望族。到東晉葛洪時期(西元283—363在世),李家道仍在江南盛行。 晉以後李家道逐漸消失,或尚在民間流傳,但已融合於天師道。
主要參考文獻: 《道教大辭典》 《中國道教史》任繼愈主編《抱朴子》 Thank you 感謝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