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姓祖先公禡的困擾
多姓祖先公禡的困擾台灣史三百多年來,經歷多少時代的戰亂抗爭,造成台灣男人太多死亡或逃離家園;自古以來台灣環境都是女多於男,致使各地方有許許多多再嫁或招贅的故事。
台灣先民們,遵守承諾誓言,更不忘對祖先崇敬,才有多姓或兩姓祖先公媽奉祀的問題;因此,延至今日尚困擾著某些家庭與人心。
根據傳統民間習俗,公禡奉祀有一定的規矩,不得隨意任性異動的。
敬神祭祖、傳宗接代是天經地義之事;建議更改姓氏之前,宜先了解祖先嫁贅根源問題,尤其長男長孫,更應該承擔祖先遺願,不宜自行選擇更改或跟隨其它房的子孫起舞才對。
常見改姓者(依法辦理,法律上准許收養),其私下要求原因雖說「認祖歸宗」,但皆為「土地財產」繼承的問題較多;因此,亦有引起祖靈不安,而影響到家運子孫歹夭而自疚的。
家中有兩姓或多姓祖先奉祀者,可以追尋原因,延請高德法師進行處理改善,讓家運進興,家庭更圓滿和樂。例如:
1.陽世子孫無論原骨(根源)為何,皆該奉祀現在姓氏歷代祖先才正確,以免子孫困惑。
2.如果已經三代無嗣的祖先牌位,可以請入佛道寺堂得永久祿位。(俗稱祈望早超生「無嗣不拜過三代」)
3.如果是上代長輩的嫁贅祖先,目前已經有分房傳姓在奉祀;只要跟它姓祖先說明清楚,傳嗣香火之因,得以道法歸送所依憑之處,以免增添後代子孫的麻煩困惱。
4.兩姓祖先奉祀者,每逢祭祀節日;若是分兩個祖先牌位,或是分兩個香爐(祖先有交待不願同祀),就要準備兩份祭品敬拜,不得一份重覆拜,否則對後拜祖先不敬,不只不庇佑亦可能招致祖靈做祟。
5.家內奉祀兩姓祖先,而上代良好亦無特別交待分爐或神明做主兩姓同意和解者;絕對可以改成一祖先牌(同住屋簷下)分寫兩姓,主姓在內,副姓在外,共同一個香爐,但是香爐內必須以紅線界分為二,有許多老師不懂此法,致使祖靈紛擾不斷。
6.法律上若申請改姓後,依法子女會同時全部更改,同時亦可申請改名字;等家中祖先一一安置處理完畢,理應盡速擇期(準備花果禮儀)到當地土地公廟稟明,恭請轉奏註籍星君;如此才算圓滿。
來源:有愚齋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