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紙的由來
墓紙的由來在台灣,逢清明節去掃墓,常見到墳墓上幾乎都有用小石頭壓著長方形黃色或五彩色的「刈紙」;更時常聽人說(無論河洛人或客家人)是去「刈墓紙」這句話。
飼大長輩傳說:這壓墓紙是[壓瓦片],陽世子孫給祖先的房子換瓦片,是整修的意思。
其實,這個「刈墓紙」習俗,另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漢高祖劉邦,出生於亂世且常年在外地爭戰打仗。當他成為皇帝時,就風風光光的回到故鄉,準備慎終追遠祭祀已往生的父母及祖先,可是他來到墳地時卻找不到父母親的墳墓。
劉邦只見那一座座的墳墓,都長滿了雜草樹木,而有的墓碑倒了、斷了,墳場座向不一且亂七八糟地根本分辨不出哪一座是自己父母的墳?。他只好帶著侍衛兵,又拔草又翻石的,慢慢去尋找、辨認。可是,找來找去天都快黑了,還是找不到。他是又難過又著急,心想:「自己雖然當了皇帝。可是,連自己父母的墳都找不到,將來拿什麼臉去見祖宗呢?」他仰頭望著清明飄細雨灰濛濛的天空,忍不住悲從中來...哭了。
輔佐劉邦的大軍師是黃石公的弟子--張子房(俗謂張良)他是學易經懂玄學的高人;這時,墓地裏颳起一陣大風,樹上的葉子隨風飄了下來,使他想到一個主意。他自懷中取出了五色紙,用手撕成片片,摧動真言咒語;然後要高祖皇帝劉邦向天禱告說:「爹娘在天之靈,請藉著國師這些紙片指點我,你們的墳在哪兒吧!」說完,張子房就將手中施過五鬼法的紙片,往天空用力一撒。
但見那些五色紙片,在空中被風吹得四處飄散,最後紛紛落下不見了蹤影,唯獨有一張紙片,落在一座墳墓碑上頭,它因濕黏著墓碑石,任風怎麼吹都吹不走。於是,漢高祖劉邦就匆忙地跑到那座墳前,撥開雜草仔細一瞧,果然上面刻著他父母的名字。
從此,每年清明節,漢高祖劉邦去掃父母的墳,都會在該墳上再度壓上紙片,表示祖靈顯赫的事蹟!
後來,天下的百姓都效法皇帝,這樣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就成為清明掃墓的「刈墓紙」習俗了。
所以啊!我們去掃墓時,除了尊重后土外,於祖墳上壓墓紙的第一塊紙片,必定是先放在墓碑上頭的。關於清明掃墓的習俗祭拜方法,請參考我另篇文章-清明掃墓拜拜內容!
來源:有愚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