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對於新聞媒體誹謗之舉證責任
公務人員對於新聞媒體誹謗之舉證責任
依我國刑法第310條規定,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另同法第311條第3款規定,以善意發表言論,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不罰。該相關規定,對於公務人員受新聞媒體誹謗時未做特別規定,此於立法或實務之運用上均具有討論空間。
參考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 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案,該案事實略為阿拉巴馬州警察局局長Sullivan因紐約時報刊登不實廣告,影射其參與「以滿載武器、警察之卡車,攻擊金恩博士並將其逮捕七次」之行動。惟事實上該警察局局長並未參與此次行動,且廣告內容亦有其他不實之處。警察局局長Sullivan遂向紐約時報等提起民事誹謗(libel)責任之訴訟,初審法院判決紐約時報應賠償警察局局長美金五十萬元,惟最後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紐約時報之廣告不構成誹謗故無須賠償警察局局長。
本案之爭點在於「憲法是否允許新聞媒體享有對公務人員批評之適度免責權(a privilege for criticism of official conduct)」。於本案我們認為關於公共事務之討論,應能以無限制、強烈與公開之方式,並能激烈、刻薄且尖銳地攻擊政府與公務人員(debate on public issues should be uninhibited, robust, and wide-open, and that it may well include vehement, caustic, and sometimes unpleasantly sharp attacks on government and public officials.)。而且,為避免發生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應認為錯誤的陳述在自由討論中難以避免,必須給予自由表達「呼吸空間」(erroneous statement is inevitable in free debate and must be protected if the freedoms of expression are to have the “breathing space”)。因此對於公務人員公務行為之批評,並不能要求內容完全正確。
準此,除非公務人員能舉證證明該誹謗之陳述,具有「實質惡意」(actual malice)─明知其為不實或魯莽不顧其真偽而為陳述(with knowledge that it was false or with reckless disregard of whether it was false or not),否則不足令新聞媒體成立誹謗罪。我國刑法第311條第3款規定,以善意發表言論,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不罰。於罪刑法定主義原則下,本條款應做對評論人(被告)有利之解釋,並參考上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藉以追求民主價值之核心,使新聞媒體能充分發揮監督制衡之機制。惟對於公務人員之非關乎公務行為之誹謗言論,則不在上述憲法保護之範圍內。文/ 林家安
........................................................................................................
關於刑事誹謗犯罪故意的認定,客觀真實與否雖屬重大,但是惡意真實原則,及未來就媒體自律的合理查證義務,訂出一個合理方向,或許才是法院認定是否成立犯罪的重點。
來源:台灣法律網
感謝大大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