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飲食 +適合的體能活動 = 保骨本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骨質疏鬆罹患率約九分之一,女性高於男性;婦女自停經後,骨質疏鬆罹患率節節高升,而在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中,平均每四位婦女就有一位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見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問題。骨質疏鬆症患者因為鈣質流失,造成骨骼礦物質密度降低,因此增加骨折的危險性;骨折若是發生在髖部,須接受手術治療,常會出現併發症,導致臥床甚至死亡。腕部骨折則常殘留局部變形,及手部活動功能障礙;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通常會引發長期背部症狀,如脊椎變形及慢性背部疼痛、心肺功能變差等。
不論是哪一種骨折,影響病人與家庭的生活品質很大;所以在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中,對於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預防,是相當重要的。骨質疏鬆症病患發生骨折的原因,通常是輕微外力所造成:如浴室滑倒;從坐姿起立時,沒站穩又跌坐回椅子等等容易被輕忽的事件,都是臨床上常聽到的骨折原因。
骨質疏鬆症是一個沉默的疾病,因為在骨質流失的過程中,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往往在輕微碰撞或者是如站姿跌倒等低衝擊力之下的骨折事件之後,才知道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所以了解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且學習自我檢測,是骨質疏鬆預防保健的第一步。
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
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包括:
˙年老。
˙停經女性。
˙家族史,父親或母親曾患有骨質疏鬆症性骨折,或者有駝背狀況。
˙體重過輕(BMI<19)
˙五十歲以後曾發生過任何骨折,但不包括手指、腳趾、臉骨、顱骨等。
˙四十五歲以前停經的婦女。
˙內分泌功能障礙,譬如:女性生育年齡中,無經期累積曾達一年以上。男性因為雄激素過低而導致陽痿或者失去性欲等。
˙服用類固醇長達三個月以上。
˙甲狀腺或者是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長期抽菸或喝酒者,譬如每天飲酒超過五百西西啤酒(酒精濃度百分之四),或是一百六十西西紅白酒(酒精濃度百分之十二點五)或者是五十西西烈酒(酒精濃度百分之四十)。
˙習慣靜態生活方式者,意指每天體能活動少於三十分鐘,包括走路、做家事等。或者每天戶外活動少於十分鐘,並且沒有補充維生素D。
以上的這些危險因子,可以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的網站,填寫中文版的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問卷,就可了解自己的潛在危險。
危險因子愈多骨密度愈差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愈多時,骨密度愈差;骨密度降低,骨強度減弱,骨折的機會就愈大。若是屬於高危險,請盡早就醫,進行諮詢與骨密度檢查。
一般建議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都應該就醫接受骨密度檢查,六十五歲以下停經後的婦女,若有危險因子,尤其已發生脊椎骨折,或者其父母曾發生過骨折,也應該及早檢查骨密度。骨密度檢查有周邊型與中央型兩種:
◎周邊型骨密度檢查
屬於初步篩檢,用超音波檢查足跟骨的骨密度。因為儀器攜帶方便,通常會在健康促進的義診活動中看到。但是誤差值較大,只適用於篩檢。
◎中央型骨密度檢查
是一般在醫院做的雙能量X光吸收量測法(簡稱DXA),檢查部位一般是脊椎與髖關節。DXA精確度高,誤差值小,是目前檢測骨值密度的標準方法。
保 骨 本 飲食 營養要均衡 預防骨流失
保骨本是預防重於治療的課題,減少鈣質流失保住骨本,可以透過均衡與正確的飲食,加上適合的體能活動,來達到預防與減緩骨質流失的目的。
一般熟知的鈣質與維生素D對骨骼很重要,所以大家都知道要吃鈣片與維生素D,殊不知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複合碳水化合物(多醣類)、維生素B 群、C等營養素,對骨質健康同樣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絕對不要過度減重減肥,小心不僅減到脂肪同時也減掉骨質。
蛋白質,是組成骨骼組織有機構造中最主要的成分,目前一致認為:蛋白質對骨質健康與骨質疏鬆預防的重要性與鈣質和維生素D一樣。除了有腎臟功能疾病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外,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對老年人維護骨質健康,是相當重要的。
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有牛奶、雞蛋、魚類、肉類、奶製品等;含植物性蛋白質主要是豆類,如黃豆、皇帝豆、碗豆等。我國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蛋白質之攝取量應占總攝取熱量的百分之十二 (百分之十到十五)。
多醣類的碳水化合物,對鈣質吸收的影響是正面的;而單醣(葡萄糖)與雙醣(蔗糖)則會造成鈣質流失,進一步影響骨質的強度。研究發現,多攝取水果與蔬菜中的多醣,可以加強鈣質的吸收,可以有較高的骨質量與骨質密度值。根據衛福部的建議,醣類的攝取量應占每日攝取總熱量的百分之五十八(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五),而且精製蔗糖的攝取量以不占每日攝取總熱量的百分之十為原則,應多選擇多醣類的全穀根莖類為主要的多醣類食物來源;一般來說,調味奶、乳酸菌飲料、乳酪等含有雙醣類的乳糖或蔗糖,因此原味不含糖的飲料是較佳的選擇。
因為飽和脂肪酸會與鈣質在腸道內結合成無法吸收的化合物,導致鈣質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與亞麻籽油,則可以抑制蝕骨作用並提升造骨作用,對骨質有保護的效果。
許多精緻加工食物,都藏有看不見的脂肪、糖與鈉;攝取過多的脂肪、單一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與蔗糖)與鈉,是加速鈣從體內被代謝流失的罪魁禍首,這是現代飲食文化中很重要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一定要小心注意。
保 骨 本 運動 訓練肌耐力 增強骨密度
以承受體重形式的運動,如走路、慢跑、跑步、爬樓梯等運動,是減少鈣質流失保骨本的運動形式。
要維持或增進心肺耐力需從事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特色是全身主要大肌肉群參與:譬如走路、快走、慢跑、爬樓梯、游泳與騎腳踏車等;運動形式是大肌肉群從事規律性、持續性的活動達十分鐘以上,每天至少累積三十分鐘,每周進行五天。老人較適合中等強度的有氧身體活動,簡易的自我評估方式為:運動中有心跳與呼吸速率增快的現象,但運動過程中還能說話的程度為中等強度。
肌力及肌耐力訓練運動
為能順利執行功能活動與維持良好的肌肉適能,建議老人每周至少有兩次的阻力運動,每次訓練全身八到十個主要部位的肌肉群,包括上肢、下肢、背肌與腹肌等。每次進行十到十五回合之訓練,可同時達到強化肌力與肌耐力的目的。(如上圖所示)
對背部肌肉與臀部肌肉進行阻力重量訓練,可以對脊椎骨與髖部骨質密度有增強效果,對於預防骨折的效果,已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是保骨本的運動形式。
(本文摘自《物理治療師教你中年後,亞健康人的正確運動》,大塊文化出版)
謝大大的分享~~
頁:
[1]